陶正勇:引领石材雕刻机走向新“石”代潮流
2020-11-02
在过去的6年时间里,石材雕刻作为一个传统文化的行业,经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。随着老石工们的逐渐淡出,新时代对石材雕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机械化、自动化、高效性逐步成为石材雕刻的主流趋势,这使石材雕刻设备迎来了新的曙光,从而带动了石材雕刻机的迅猛发展。
水头——作为“中国石材之都”,是石材企业的聚集地,也是生产设备及工艺更成熟的地方,本文主人公——晋陶机械创始人陶正勇,就是从这个地方成长起来的。

●陶正勇(左)阮晋敏(右)荣获第33届中华大地之光优秀奉献者,并被授予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。
从技术员到自己创业
陶正勇,2012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数控机电一体化专业,随后在数控雕刻机公司做了一名技术员,这是他第一次接触雕刻机这个行业。经过两年的工作,2014年他被总部直接派到崇武做技术服务支持,主要工作是解决一些雕刻机的疑难杂症。一个月后,陶正勇不甘于现状,有了自己创业的想法。随即,他找了自己的挚友亲朋,通过市场分析,陶正勇开始准备开拓水头的雕刻机市场。虽然下定了决心,但是万事开头难。当时水头的市场已经比较成熟,竞争异常激烈,水头已经有很多商家在销售雕刻机。在此情况下,陶正勇并没有采用常规的洽谈方式来推销自己的产品,而是先进行市场研究。通过分析发现,虽然当时市场销售雕刻机的企业有很多,但雕刻机的售后服务却是一项空白。鉴于此,技术出身的陶正勇决定开辟售后服务市场。于是他开始骑着电动车走街串巷,给雕刻机工厂送名片,推销自己的雕刻机服务。
起初的时候非常艰难,大家也对陶正勇持以怀疑目光。面对种种非议,陶正勇并不在乎,一如既往的为客户提供服务,帮大家解决一些大小问题,用真诚和行动一点一点赢得大家的信任。陶正勇和弟弟修理雕刻机到夜里两三点是平常不过的事情。陶正勇创业之初缺乏启动资金,好在有家人的支持,启动资金是结婚时的份子钱,走街串巷的电动车也是别人送的,困难的时候连买配件的钱都凑不够。面对种种苦难,他并没有灰心丧气,反而是靠着慢慢积累起来的信誉。通过帮别人维修雕刻机自己也逐渐开拓了市场。2015年开始,第一年他卖了50多台雕刻机,随后几年的业绩翻倍提升。2019年,销售额达到了400台一年,全国市场累计已经达1500多台。目前水头有四个销售网点,除了工厂,还有专业的培训部门、主轴维修部门和机械展厅。
晋陶机械不仅是在做雕刻机的生产、销售,同时也做二手雕刻机的翻新和改装。此外晋陶机械一大亮点就是开创二手雕刻机的租赁先河,填补了水头雕刻机租赁的市场空白。
从代理到成立自己的品牌
陶正勇大学时期的梦想就是设计研发机械设备、实现生产自动化,这一梦想在2016年终于达成实现。2016年陶正勇成立了晋陶机械有限公司,2018年开始正式推广。鸿鹄之志,从此刻开始。然而陶正勇还有更大的梦想,那就是为工业4.0添砖加瓦,让中国设备走上国际舞台。“品牌的名字源于我们夫妻两个人的名字(阮晋敏&陶正勇)。”陶正勇的妻子解释道。而且这个“晋”字和晋江的“晋”字一样,非常有缘。创办晋陶机械的初衷是想要自主研发、自主生产机械设备,从而达到解放劳动力,提升机械的效率目标。也正是因为如此,严谨的他小到不放过对一个配件的质量把控。
目前晋陶机械可以提供自主研发-生产-销售的全程式服务,并且提供特有的售前服务,在售的机械定期保养、检修,售后技术人员还会与客户建立交流机制,以便更快的为客户解难答疑。技术人员出身的陶正勇发现:客户通常只能发现70%的常理机械问题,却很难发现另外30%的技术性问题。例如:如何调整机器参数以达到高效率、高质量的生产。基于这种现状陶正勇会安排技术人员主动跟客户进行技术交流,协助客户更好地使用产品。
“大黄蜂”花岗石雕刻机应运而生
花岗岩一直是石材雕刻厂家很少触碰的领域,花岗岩硬度高,雕刻难度大,主流市场几乎没有雕刻花岗岩的设备。面对商机,陶正勇并没有让商机只停留在大脑,而是立刻组织研发团队,开始技术公关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花岗岩雕刻机应运而生,他们根据产品的属性,给它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——“大黄蜂”。
“大黄蜂”是一批主攻花岗岩的雕刻机,它采用了意大利的先进工艺,主体设计材料为玻璃钢,外形设计也是独树一帜。同时它兼顾质量轻、动作灵活、降噪的特点。很快花岗岩雕刻机就占据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。陶正勇根据以往雕刻机出现的问题,进行了分析和总结,并将全部的经验倾注在大黄蜂上,所以“大黄蜂”从上市初期就很稳定,并且增强了雕刻属性。大黄蜂甚至可以攻克目前雕刻难度更大的微晶石。用实力引领石材雕刻走向新的潮流。“大黄蜂”的名字不仅来源于其炫酷的外形,更是其卓越性能的体现。
由于成绩卓著,陶正勇2020年被中华大地之光评为先进人物,受到国家政协副主席李金华的亲切接见。
晋陶机械,注定不甘平凡、勇往直前!